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
3月13日晚,“阿里裁员”、“腾讯裁员”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不仅油价飞涨,还有无数“打工人”默默流泪。
一些网友们也在相关话题下表达了有关这场裁员风波的想法。
也有表达对没有工作的顾虑。
/
裁员分为合法裁员和违法裁员(违法解除)。合法裁员又分为辞退与经济性裁员。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经济性裁员需满足以下其一: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一般来说,除非公司或岗位确实符合以上法定情形,大家可能遇到最多的属于合法裁员中的辞退,以及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面就将围绕辞退、违法解除、调岗及劳动仲裁等大家普遍关心的劳动争议问题展开介绍。
Q1
什么情况下公司可以解除和员工的劳动合同?需不需要提前通知呢?( 下文中的“N”表示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
一、若公司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的三种情形之一,公司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正常解除劳动合同(无过失性辞退,适用赔偿金标准为N);或者,不提前30天的,需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这就是大家常说的N+1):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划重点:符合上述三条的,公司可以正常解除劳动合同,区别只是在于是否提前30天通知,如果没有提前30天通知,则需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二、公司违法解除(违法裁员)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公司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公司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2N)。
■ 经济补偿标准如下:
1.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3.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划重点:2N一般适用于公司违法的解除事由,比如:小王因右脚先踏入公司被开除、小李因不愿下班时间参加啦啦队排练被开除等。
三、劳动合同到期,公司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5款规定,公司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N)。
比如:劳动合同中的工资低于原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数额。
Q2
被调岗了怎么办?
一、劳动合同中约定,公司有权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随时调整劳动者工作内容或岗位的,公司应举证证明其调职具有充分的合理性:
具体来说,企业实施合法的调岗、调薪,根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指南》(2010年)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归纳,应当满足以下两方面要求:
第一,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有关于调整工作岗位和工资报酬的约定或规定;
第二,岗位调整应当具有合理性。
如果双方为此发生争议,用人单位应当对调整劳动者工作内容和工资报酬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承担举证责任。
■ 如果用人单位的岗位调整行为违背了法律所要求的合理性原则,造成劳动者辞职的,则应当视为劳动者被迫辞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 如果用人单位借此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承担违法解除的法律责任。
除非: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的规定,公司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采取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
划重点:公司有证明调岗的充分合理性的举证责任,如果认为调岗不合理可以提出质疑。
Q3
仲裁是否有影响,是否会公开?
劳动仲裁裁决书在网上无法查询。对于不需要保密的内容,仲裁委员会允许当事人查阅、复印。
Q4
遇到被裁员的情况怎么办?
■ 可以先保留好相应的证据,再向劳动仲裁委提供相应的材料。
■ 如果涉案金额不大,建议协商处理。如果涉案金额较大,或者单位不同意协商的,可以委托律师谈判或者提起劳动仲裁。
温馨提示:劳动争议向来仲裁前置,但并非说就马上进行“打官司”: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但如果调解不成,就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