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

首页>专业研究> 破坏“盛世”的讼棍们

破坏“盛世”的讼棍们

2022-06-29 14:48:46浏览次数:267
[摘要] 读罢大象公会《真遇上青天大老爷,你绝对消受不起》一文,有感而发,随手批点。

读罢大象公会《真遇上青天大老爷,你绝对消受不起》一文,有感而发,随手批点:

1、杨乃武在庭上无刑不受、昏厥十数次之余,竟能牢记同案犯、证人每次供述的些微矛盾,亲自写出一篇洋洋洒洒近三千字的自辩状,让其姐携状上京,控告鸣冤。


看其本人狱中梳理的案情八大“不可解”之处,思路清晰,切中要害,且言辞间着力泼污同案犯“小白菜”,张大其事,努力诱导审理人员,种种手段,结合他表现出来的对刑案程序的熟稔,如果说他没有丰富的帮讼经验,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当然,大清严厉打击讼棍,且承认以帮讼为副业显然不利于博取士大夫阶层的同情与支持,即使杨乃武确实是讼师,他本人也不可能承认。但一名刚刚考上举人的书生,除了帮讼,还能因为什么行径招致县官忌恨呢?

2、尽管诉讼成本高得吓人,且审判结果未必有多权威多公正,中国古代很多地区仍以健讼、好讼闻名。


我是潮汕人,曾经一目十列地翻阅嘉靖年间潮州知府郭春震编纂的《潮州府志》,书中谈及治下潮州民风,“健讼”二字赫然在列,我简直大吃一惊。郭春震认为潮人好勇斗狠、迷信活动泛滥(“淫祠”),这些结论放到当代,在事实层面,与我(土著潮人一枚)的所闻所见并不相悖,只是在价值判断上我不完全认可其负面评价而已。然而“健讼”,即好打官司,完全不符合我的印象。

稍后,发现康熙末年的潮阳县令蓝鼎元也被日均千状压得苦不堪言,痛批潮汕人民健讼成风。及至光绪初年,本地士人谢谏上书父母官畅谈治潮难点,也忧心忡忡地表示健讼恶习尚未根除。他把健讼视之为一种历史遗毒。 

其实,明清两朝,健讼、好讼绝非潮汕独有的风气,就学界目前已知的研究成果来看,江西、福建、浙江、皖北等地都有健讼的恶名,至于徽州,更是诉讼战打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修罗场。并且,在这些文教昌盛且以健讼闻名的地方,传授诉讼文书写作、办案要点的讼学书籍禁书在民间一直广为流传。不知潮汕民间有无流传类似禁书。

3、健讼、好讼成风,相应的,则是讼师、讼棍群体的壮大。

不过,讼师、讼棍在向往天下无讼的大清皇帝和官员眼里同属一路货色,都是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捣乱分子。 


比如蓝鼎元,就坚定地认为,潮人之所以健讼,除了民俗顽梗之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讼棍煽风点火搅是非。在他写的办案实录中,讼师没一个好东西,当然,我也不知道,当时确实没有品行良好的讼师,还是品行良好的讼师都被他无视了。我只知道,蓝鼎元在潮施政期间,有善治盗及讼师的美誉,常见的治理手段是,逮到讼师先打一顿板子,然后枷起来游街示众。

明清以来,只有二三士人认为基层读书人辅导老百姓运用法律武器并不为过,满足了正常的社会生活需求。




只要不是有意借唆讼、揽讼来牟利即可,

前者为讼师,后者为讼棍,应予区别对待。



想起来,夏雨来夏秀才的故事一直在潮汕地区民间广为流传,有意思的是,夏雨来的历史形象非常复杂,有时欺凌弱小,靠着点小聪明贪财谋利,甚至有虚假诉讼、操控县官之举,有时却勇于出头,通过帮讼来救助寡妇穷户等社会边缘人群, 这不像一个人,更像一个灰色群体,因某种历史原因失语,留给了后世多种不同印象,而且,无论讹人还是帮人,此人一上公堂就极富表演欲,似乎出庭经验异常丰富。大概,今天夏雨来虚构形象所呈现出来的复杂性,就是某个群体在明清两代朝野留下的两种不同历史形象的流风遗韵。
周星驰有两部电影涉及对讼师讼棍的刻画,恰好是两个不同的夏雨来——《九品芝麻官》中,方唐镜辅导当事人作伪证欺蒙父母官,当然不乏现实基础,

《审死官》中,宋世杰为了给寡妇洗冤不惜搭上自己的科考前途与名声,大概也不是向壁虚构


更有趣的是,前者主角是地方父母官,他眼中的讼师当然不是什么好东西,青天大老爷狠狠整治了一通无良讼棍。
后者却正好相反,透过一名良知未泯的讼师在公堂之上气场强大而富有技巧性的“表演”,将官员队伍的颟顸无能、懒政怠政、草菅人命展示得淋漓致。
可见,讼师或曰讼棍这个群体不乏悲剧色彩,能舞文弄墨却无半点话语权,无缘参与到对自身形象的塑造,熟稔官家律例却是朱元璋们的严打对象,与士绅官僚同为读书人出身却被后者讥为“假儒衣冠”,威海卫的洋人嫌他们自吹自擂、上下其手,不待见他们,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当代法律职业人共同体嫌他们没现代法治精神,也不待见他们,绝不可能自降身份,追认其为前辈同道。举目四望,朗朗乾坤,除了民间歌册、戏曲、小品,讼棍们竟无一容身之处,模糊的身影渐渐远去,人们本就不清晰的记忆更加模糊,谁又会为他们献上一曲挽歌呢?

特别声明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海昊善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任何形式之法律意见或建议。

如需转载或引用该等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本所联系。


上海昊善律师事务所
初心为善,普惠客户
公众号     









相关律师

手机分享

上海市徐汇区吴中路8号 锦辉大厦1603-1607,1614-1615室
021-53308710shhslssws@163.com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